記者從巴彥淖爾市農牧局獲悉,全市鹽堿地治理項目已火熱開工,今年計劃完成30.2萬畝鹽堿地改良項目。
2月16日,在五原縣新公中鎮(zhèn)鹽堿地綜合利用試點項目施工現場,數臺大型機械正在平整土地,工人們各司其職,干勁十足,一派繁忙熱鬧的景象。
“為了不誤農時,項目部于正月初六迅速集結,開始復工復產,確保在春耕前完成田塊整治、灌溉與排水、地力提升及部分智慧農業(yè)等工程,為農民春播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敝薪坏诙絼展こ叹钟邢薰卷椖拷浝硗踔墙榻B。
據悉,五原縣新公中鎮(zhèn)鹽堿地綜合利用試點項目總投資2.1億元,實施面積2.2396萬畝,主要進行高標準基礎設施建設、智慧農業(yè)工程等6大工程項目建設,并實施灌排工程、土地精平等13項技術,計劃今年12月底完工。
“該項目主要是按照‘以地適種’和‘以種適地’相結合的思路進行建設。項目建成后,可實現耕地提質、產能提高、水肥提效、生態(tài)提檔、智慧提升、產業(yè)提級的多元化目標,打造鹽堿地綜合利用‘五原模式’,為河套灌區(qū)鹽堿地綜合利用貢獻五原經驗?!蔽逶h農牧業(yè)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推廣研究員李二珍告訴記者。
項目的順利開展離不開當地群眾的大力支持。項目前期,五原縣充分發(fā)揮群眾事群眾議、群眾干的積極性,組織村民代表小組全過程參與、全環(huán)節(jié)監(jiān)督,發(fā)現問題及時反饋與整改。
巴彥淖爾市有652.23萬畝耕地發(fā)生不同程度鹽堿化,占總耕地面積的48%,占全區(qū)鹽堿化耕地面積的29%。近年來,當地探索形成“高標準農田+鹽堿地改良”模式,將鹽堿地改良與高標準農田一體推進,通過“五位一體”(增施有機肥壯苗、摻沙降容、施用脫硫石膏改堿排鹽、種植耐鹽作物、施用改良劑)、“暗管排鹽”“上膜下秸”等技術模式,因地制宜改良鹽堿地。從2024年開始,國家計劃利用2年時間,在五原縣實施萬畝鹽堿地綜合利用試點項目,挖掘糧食生產潛能。巴彥淖爾市還實施了整灌域鹽堿耕地綜合利用試點項目42.2萬畝,2024年已完成10萬畝改良任務。
“鹽堿地改良工程實施后,耕地質量明顯提升,土壤全鹽含量降低0.3%,保苗率提高20%以上。其中,重度鹽堿地保苗率提高40%以上,作物單產提高10%—15%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水平提高10%以上?!鼻迦A大學鹽堿地區(qū)生態(tài)修復與固碳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員田榮榮介紹。(記者 薛來)
北疆新聞 | 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媒體平臺,內蒙古出版集團?內蒙古新華報業(yè)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