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為我國司法工作的發(fā)展帶來全新機遇,也敦促著公共法律服務在數字技術的賦能下完成統(tǒng)籌升級,實現精準化、主動性的智慧發(fā)展。
近年來,各地司法行政機關紛紛探索創(chuàng)新路徑,有效提高了公共法律服務的供給能力。在寧夏,得益于“智慧法律服務調度管理平臺”的搭建完善,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在全域范圍高效配置,“一網通辦”的遠景目標經端口整合成為現實。在河南,法律援助綜合管理系統(tǒng)的試點運行,助推法律援助工作實現全要素、全業(yè)務、全崗位、全流程的規(guī)范化、標準化、信息化,法律援助案件質量的優(yōu)良率顯著提高,縣域法律援助案件質量取得突破。在湖北,“湖北法網”在系統(tǒng)內置入智能法律咨詢功能,使公眾無需支付任何費用即可隨時隨地獲得個性化的法律意見。在浙江,在對數字法律服務平臺的集約建設、數據資源的按需有序共享中,統(tǒng)籌提供智能精準的公共法律服務。
借鑒既有經驗,持續(xù)推進公共法律服務的智慧升級,筆者建議:一是統(tǒng)合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服務數據,分析研判各地區(qū)對公共法律服務的差異需求,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有效覆蓋。二是整合規(guī)范、案例資源,標記訓練智能法律服務模型,推動公共法律服務熱線、網絡平臺優(yōu)化升級。三是挖掘平臺服務優(yōu)勢,建立實體、熱線、網絡服務模式間的切換銜接機制,推進三大平臺融合發(fā)展。四是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應用,預警預測個體對法律服務的可見需求,推進“智慧法律服務”主動供給。五是匯聚機構信息、打通資源接口,應用智能技術形成供給與需求間的自動匹配機制,優(yōu)化法律服務機構空間布局。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