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28日電 戴上乳膠手套,指尖輕觸測序儀,熒幕上的基因序列如星河般閃爍——這是東華大學“AI+生物醫(yī)藥”超級興趣課的課堂場景。不久前,這門打破學科“次元壁”的課程正式開講,30名跨專業(yè)學生化身“科學探險家”,在AI與生命科學的碰撞中探索前沿科技。
“個體基因解密實驗”預實驗課堂。東華大學供圖
從AI在藥物研發(fā)、分子設計、基因解密等理論層面的創(chuàng)新實踐,到單細胞測序、智能納米顆粒等尖端技術的探索應用……該課程內容總共10講,主要是關于AI在生物醫(yī)藥領域的多維度前沿應用,旨在將高深科技化為可觸可感的真實場景,帶領學生“零距離”領略科學之美。課程面向東華大學所有專業(yè)學生開放,由高校學者與行業(yè)專家聯合講授。
“作為一名非生物學科背景學生,我?guī)缀跏橇慊A踏入這門超級興趣課。課程深入淺出地展現了AI在藥物研發(fā)、疾病診斷、生物信息分析中的廣闊應用前景,為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痹撔;瘜W與化工學院2023級本科生陳顧偉告訴記者。
課程負責人、生物與醫(yī)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陳婷介紹,該課程整合AI技術與生物學科優(yōu)勢,構建“真實案例教學+醫(yī)工交叉思維”培養(yǎng)模式。學生通過AI藥物研發(fā)模擬、疾病診斷模型構建等實踐,不僅激發(fā)科研熱情,更錘煉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為沖擊重大科學難題筑基。
據悉,該課程是東華大學深入推進深化產教融合工作的縮影,將作為學校“AI+生命健康”微專業(yè)的先導課,逐步形成“基礎理論-核心技術-行業(yè)應用”全鏈條培養(yǎng)體系,打造跨學科育人新高地。(李依環(huán)、劉遠康、趙暉)
北疆新聞 | 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媒體平臺,內蒙古出版集團?內蒙古新華報業(yè)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