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qū)各地學校注重因材施教,優(yōu)化配置教育資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更優(yōu)質均衡的教育,各地教學秩序井然。
一年級三班的語文課剛一開講,現(xiàn)場的氣氛就活躍起來。這堂課學的是“三、上、下”,老師提問,讓孩子們從平常生活中找出這幾個字,大家的學習興趣立即被調動起來。
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蒙古族學校副校長吉日嘎拉圖:按照國家、自治區(qū)要求,課程已經設置好?,F(xiàn)在,學校的教育教學按正常年初的計劃在進行。
在通遼市開魯縣吉日嘎郎吐鎮(zhèn)中心校,姜紅老師正在給一年級學生上課,她有十年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經驗,通過國家通用語言和蒙古語相結合的方式講解,讓這些從小接受蒙古語教育的孩子更好地理解課文,愛上語文課。
開魯縣吉日嘎郎吐鎮(zhèn)中心校學生王奧明: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講了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從故事里我們學到了很多道理。
烏海市蒙古族中學教師蘇布德:我要表揚一下我們班的孩子,我們班23個同學已經全部都能掌握我們上節(jié)課學的漢字了,老師覺得你們特別棒。
在烏海市蒙古族中學的操場上,小學一年級一班的同學們正跟著老師學習國家統(tǒng)編《語文》教材的第二課《上學歌》,通過互動游戲,激發(fā)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為了幫助部分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底子薄弱的學生盡快入門,烏海市蒙古族中學的授課老師們還利用課余時間為學生們進行一對一輔導。為了提升蒙漢雙語教學能力水平,烏海市蒙古族中學依托自治區(qū)教育云平臺、蒙古文資源網和內蒙古有線電視的“同步課堂”等平臺,開展教育教學,并根據(jù)學生認知水平和課時結構,科學確定教學目標,靈活設置課型;學校還支持鼓勵使用國家統(tǒng)編教材、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的蒙漢雙語教師組建名師工作室,以“師徒制”等方式,確保蒙漢雙語教學質量。
烏海市蒙古族中學校長亮梅: 使用國家統(tǒng)編教材,孩子們用國家通用語言來學習,能培養(yǎng)孩子們的語言素養(yǎng),能更好更深入更廣泛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對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對他們的將來發(fā)展有很好的基礎。(記者 來鎖 馬捷 楊立峰 莉娜 吳楠)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