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人工增雨太好了!中!”一場小雨過后,種糧大戶李喜亮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6月21日上午,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獲嘉縣降下陣雨,雖不能徹底緩解旱情,但緩解了許多農民多日來的焦慮。
中午時分,雨已停。走進位莊鄉(xiāng)高標準農田示范區(qū),眼前一片金黃。萬畝小麥已經(jīng)收獲,只剩下短短的麥茬豎在地里。記者見到李喜亮時,他正帶著工人播種秋玉米。談起天氣,李喜亮表示:“現(xiàn)在播種秋玉米,盼著有雨能澆透地,眼下的雨還是不太‘解渴’呀?!?/P>
雨不夠,就得想辦法引水澆地。
“好在有了高標準農田?!崩钕擦琳f,“從前,排隊澆地是老大難。大水漫灌很費水,而且一人一天澆不了多少地,300多畝地全部澆一遍得十天半個月。”去年以來,獲嘉縣推進3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灌排設施全面修復升級。田成方、路相連、渠相通,這回遇到干旱天,“灌排設施派上了大用場”。
在田埂上,記者看到不遠處的一片麥田里,停著一臺全身長達15米的平移式噴灌機。農機司機韓師傅介紹:“最近我們都在用這個大家伙澆水。另外,還有卷盤式噴灌機等灌溉設施?!?/P>
“地里還有固定式的噴灌設備,政府投資建設,供咱們使用。”獲嘉縣農技員王紅燦介紹,“節(jié)水灌溉設施的開關一開,人看著就行,很方便?!?/P>
示范區(qū)的情況不是個例。在獲嘉縣的高標準農田里,形式多樣的節(jié)水灌溉設施配齊,已基本做到隨播隨灌。截至目前,獲嘉縣夏播進度已過八成,總面積約33萬畝。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22日 04 版)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wǎng)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wǎng)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wǎng)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wǎng)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wǎng)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