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湖北羅田8月5日電 (記者 張芹)在中國,眼下正值水稻孕穗期,兩位來自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學的教授近日來到位于湖北省羅田縣河鋪鎮(zhèn)的中巴紅蓮型雜交水稻聯(lián)合研究中心,交流耐高溫新品種研發(fā)情況。
紅蓮型雜交水稻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朱英國領軍培育出的原創(chuàng)科研成果,也是國際公認的雜交水稻三大細胞質類型之一,具有產量高、米質優(yōu)、適應性廣、耐高溫、抗病蟲等特性。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球累計種植紅蓮型雜交水稻面積已超過4.5億畝。
2021年,武漢大學聯(lián)合旁遮普大學在羅田縣河鋪鎮(zhèn)建立中巴紅蓮型雜交水稻聯(lián)合研究中心羅田基地。截至目前,基地種植該品種水稻近7000畝。
“紅蓮型雜交水稻耐熱、耐干旱、質量高、抗病蟲,特別適合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種植?!敝邪图t蓮型水稻聯(lián)合研究中心主任、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朱仁山介紹說,目前“紅蓮稻”已在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孟加拉國、越南等國家廣泛推廣,中國雜交水稻種子年出口份額中,“紅蓮稻”占比最大。
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學教授阿西法克稱,過去三年,中巴紅蓮型雜交水稻聯(lián)合研究中心通過建基地、辦會議以及人員交流培訓等多種形式,有力推動了紅蓮型雜交水稻在巴基斯坦的種植和推廣,新品種也受到當?shù)剞r民和政府部門的廣泛關注和普遍好評,同時也預訂了大量種子。
據(jù)朱仁山介紹,當前中心正致力于挖掘紅蓮型雜交水稻品種耐高溫、耐貧瘠、高直鏈淀粉、產量高等特點,開展生態(tài)測試和本土化研發(fā),開發(fā)適宜巴基斯坦以及其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新品種,與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分享成果。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