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25日電(記者秦迪) 日前,世界遺產文化傳播論壇在中國傳媒大學開幕。世界遺產文化傳播作為遺產信息流動過程、影響效果的總和,在世界遺產發(fā)展過程中不斷促進不同文明的價值認同、維護遺產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在人類命運與共的責任下,展現(xiàn)多樣的文明和文化,建立世界遺產文化傳播的語境,對于推動世界文明互鑒、共享具有重要意義。
活動現(xiàn)場。中國傳媒大學供圖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張樹庭在致辭中指出,如何通過文化遺產和傳播的有機結合讓中華民族的現(xiàn)代文明展示更生動,交流更精彩,推動不同文明在平等對話包容中得以延續(xù)發(fā)展是高等教育者和研究者要用心、用情、用力去回答的時代之題。
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名杰結合北京在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工作中的經驗,提出世界文化遺產應更加突出價值挖掘,增強人們的歷史自覺和歷史自信;更加突出系統(tǒng)保護,全面提升文物保護管理水平;更加突出活化利用,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更加突出公眾參與,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更加突出交流互鑒,讓文化文明成果全世界共享。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代表、主任夏澤翰為論壇召開發(fā)來祝賀視頻,并強調“世界文化遺產,要重視價值的保護,也要重視傳播和交流,可持續(xù)地利用世界文化遺產,進行繼承和發(fā)揚"。
在為期兩天的論壇中,來自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清華大學、山東大學、暨南大學等的多位專家學者以及來自黎巴嫩、阿爾及利亞、印度、韓國、泰國的國際嘉賓圍繞“世界遺產國際傳播與文明交流互鑒”“世界遺產的價值傳播與新技術應用”和“世界遺產突出普遍價值的物態(tài)展示與闡釋”三項議題,開展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