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我們來認識一位“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獲得者——深中通道總工程師宋神友。這兩天,深中通道正在進行鋼橋面鋪裝,即將兩層瀝青和鋼橋面黏合成一個整體,達到更安全穩(wěn)固舒適的行車效果。深中通道總工程師宋神友正和團隊檢查黏結層的性能。
“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獲得者 深中通道總工程師 宋神友:深中通道的整個鋼橋面有38萬平方,也是世界最大規(guī)模采用雙層熱拌環(huán)氧瀝青的。對于像深中通道這樣的高溫、高濕和超大交通量的這樣一個交通環(huán)境來講,它是個世界性的難題。
出現(xiàn)世界性難題,如何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這樣的情況貫穿了深中通道的整個建造過程,也成為了總工程師宋神友十幾年來攻堅克難的工作日常。連接深圳、中山和廣州三地的深中通道是集“隧、島、橋、水下樞紐互通”于一體的世界級超級工程,在建造過程中,宋神友及其團隊要面對不少世界級的技術挑戰(zhàn)。
“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獲得者 深中通道總工程師 宋神友:工程技術最難的就是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它的承載能力大,防水性能好。
宋神友團隊提出的八車道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結構方案,需要將32個巨型沉管和1個最終接頭在二三十米深的海底連接成6.8公里的海底隧道,每一節(jié)標準沉管長165米、寬46米、高10.6米,豎起來就是1棟55層的大樓,重達8萬噸。
“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獲得者 深中通道總工程師 宋神友:當時爭論也很激烈,不光只是說首次采用,在國內一下子建全世界最大規(guī)模的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這個壓力是很大的,從國家的綜合實力到行業(yè)的積累也給我們有個很大的信心。
創(chuàng)新方案意味著在短時間內完成超大體量、高精度的鋼結構生產和安裝,而這些在世界范圍內都沒有先例,為了保質保量完成工程,宋神友想到了智能制造。
“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獲得者 深中通道總工程師 宋神友:總共花了四年時間,開展了上百組實驗在國內把整個生產鏈給建立起來的。從鋼殼的智能制造、智能預制再到智慧安裝研發(fā)了十項重大工程裝備,其中五項是世界首創(chuàng),也實現(xiàn)了整個行業(yè)的轉型升級。
從空中俯瞰,這條長達24km的雙向八車道跨海通道貫通后,像一條巨龍盤旋在珠江口海面。在建造過程中,宋神友帶領團隊攻克了多個“世界之最”,世界最大海中錨碇、世界最大跨徑全離岸海中懸索橋和世界最長最寬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等建設難題……今年,深中通道就要通車了,除了成就和自豪感,宋神友也感受到了工程技術開拓創(chuàng)新、任重道遠。
“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獲得者 深中通道總工程師 宋神友:我跟我的同事們最大的(品質)就是我們有執(zhí)著的堅持。1萬多名建設者歷時7年建設期,才取得了今天這樣的成績,這樣的榮譽,我覺得,它是屬于整個深中通道項目這個平臺,也是屬于全體的建設者的。未來,我們到底面臨這種超大的交通量,能不能為社會公眾提供高品質的交通功能服務,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