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一些地方中小學生“課間十分鐘被約束”的問題受到廣泛關注。近日,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視該問題,已就相關問題密集部署、全面排查、認真督促整改,并將指導地方建立常態(tài)化督導檢查長效機制。
據(jù)介紹,近一段時間,教育部專門組織北京、河北、山西、吉林、浙江、海南、貴州、新疆等部分?。▍^(qū)、市)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座談,要求各地進一步研究分析產生相關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提出應對措施和整改要求。同時,向各?。▍^(qū)、市)發(fā)出工作提醒,對部分學校進行明察暗訪。
多地展開專項排查 督促部分學校整改
北京、河北等8個?。▍^(qū)、市)開展了專項排查,對部分落實不到位的學校,立即督促整改。同時,分級設立監(jiān)督舉報專線,暢通信息反饋渠道,接受社會及家長監(jiān)督。從目前情況看,“課間十分鐘”限制學生活動的現(xiàn)象有所改觀。
開展多樣化個性化課間十分鐘活動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規(guī)范教育教學行為,指導地方和中小學嚴格落實國家有關規(guī)定,堅決糾正以“確保學生安全”為由而簡單限制學生必要的課間休息和活動的做法。對于辦學條件存在困難的學校,“一校一案”制定具體辦法,根據(jù)實際情況開展多樣化和個性化的課間十分鐘活動,錯時、錯峰組織大課間活動。指導地方根據(jù)學齡人口變化,進一步補齊辦學條件短板,切實改善學校教學和生活條件,為學生課間活動、體育活動提供必要的條件保障。
健全安全保障制度 合理界定校園安全責任
同時,將指導地方和學校科學實施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加強室外場所設施排查和人員值守,加強學生安全常識教育,把安全事故風險降到最低。完善校園安全責任制度,清晰責權劃分,合理界定校園安全責任。引導學?;蛘邔W校舉辦者按規(guī)定投保校方責任險,有條件的可以購買校方無過失責任險和食品安全、校外實習、體育運動傷害等領域的責任保險,解除學校的后顧之憂。
開展經常性明察暗訪 檢查課間活動落實情況
此外,將進一步加強督導檢查,對落實不到位的地方和學校進行約談和通報,并責令整改。指導地方建立常態(tài)化督導檢查長效機制,在責任督學日常督導、教學視導等常規(guī)檢查中關注落實課間活動問題,經常性開展明察暗訪。
多地學校挖潛創(chuàng)新 讓課間豐富多彩
課間十分鐘是學生釋放學習壓力,自我調節(jié)的放松時間,如何才能讓課間十分鐘更加豐富有趣?不少學校最近幾年也在探索新方式。
在走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活動場地不足是不少學校面臨的困難,因地制宜就顯得極為重要。
山東濰坊市坊子區(qū)實驗學校利用戶外空地,開發(fā)了一系列益智類和傳統(tǒng)民間游戲等地面游戲。湖南長沙的清水塘江灣小學,學校通過在每個教室門口設置摸高“打卡”點、走道鋪裝“跳房子”九宮格等方法,創(chuàng)造出很多隨處可玩的場所。
采訪時雖是下雨天,但記者看到大多數(shù)學生并沒有“宅”在教室里。學校還鼓勵學生們自創(chuàng)游戲,用紙足球來一場“迷你”足球賽、用廢紙團來一場“迷你”保齡球賽,更有學生用竹節(jié)制作出了課文中的“竹節(jié)人”,玩起了對抗賽。
為了提升課間活動的吸引力,湖南的一些學校還開展走進自然等勞動教育活動。云南多個地州市則把傳統(tǒng)民族舞蹈融入課間健身操等活動。內蒙古、北京的一些學校還創(chuàng)編了多個主題的手勢舞,一旦遇到特殊天氣,同學們在室內也可以做肢體活動。
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 引導學生課間安全有序活動
課間活動時間,孩子們跑跑跳跳是天性使然,玩樂之余,最主要的無疑就是安全問題。如何引導孩子們科學有序地活動,有效預防、應對意外情況的發(fā)生,不少地方和學校也在探索。
在上海市黃浦區(qū)中山學校,課間休息時,可以看到高年級的孩子帶領著一二年級的孩子共同玩耍,同時幫助老師維護現(xiàn)場的游戲秩序。學校通過這種“大手牽小手”結對子的方式,培養(yǎng)他們自我保護和相互照顧的意識與能力。
記者在上海、內蒙古、北京多個學校采訪時發(fā)現(xiàn),不少學校都設立了小小“安全監(jiān)督員”崗位,由同學們輪流上崗。學校定期對他們進行培訓,讓孩子們了解課間活動的注意事項和危險防范。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一些學校還創(chuàng)新了許多安全教育方式。“安全飛行棋”游戲就是湖南長沙仰天湖實驗學校的新嘗試,鋪設在地上的棋盤設置了校園安全、地震等4個區(qū)域。孩子們需要答對安全常識問題,才能夠拋色子、移動棋子。學校把近百道安全小知識融會到了游戲的一問一答之中。
學校日常還會在開闊地設置模擬場景,通過體驗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更多自助、互助技能。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