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治,百姓安。近年來,開魯縣著力打造國家級數字鄉(xiāng)村試點縣,緊扣產業(yè)振興和鄉(xiāng)村治理的瓶頸問題對癥施策,搭建“數字開魯”大系統(tǒng)、推進“數字+N”大改造,建立“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chuàng)新”的全環(huán)節(jié)全鏈條數字管理機制,使數字工具成為產業(yè)振興的新“農具”、縣域經濟的新維度、基層治理的新平臺,加快推進農業(yè)農村現代化。
在保安農場四分場職工邢彥斌家,金燦燦的玉米鋪滿晾曬場。邢彥斌一邊翻曬玉米一邊告訴我們,今年他家種了120畝地玉米,因為采用了玉米密植高產技術,產量又實現了新突破。當被問到新技術的學習途徑時,邢彥斌情不自禁地點贊了“開魯農牧業(yè)”APP?!霸蹅冞@農牧業(yè)APP非常好用,我種玉米各個階段的種植技術都是從APP上學的,專家分門別類,以農技科普短視頻和在線直播培訓的方式,為我們提供技術指導。”邢彥斌說,“開魯農牧業(yè)”APP上各項服務不僅分類清晰,更新也很及時,當下正值玉米儲藏關鍵期,專家的儲藏技術早已上傳到APP了。
邢彥斌口中的“開魯農牧業(yè)”APP是開魯農牧業(yè)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的手機移動端。APP上,匯聚了來自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院士、專家團隊及技術骨干,為農戶提供農技知識、專家指導、直播培訓、社會化服務、農作物行情價格等幾十項免費服務。目前,APP的使用已覆蓋全縣261個行政村,注冊用戶139609人,共發(fā)布農技科普短視頻1448期,有效觀看量達1694萬次,開展線上直播139次,累計培訓24.81萬人次,促進農牧業(yè)產業(yè)服務橫向延展、縱向延伸,助力農業(yè)生產效率提升和生產力水平提高,以數字賦能現代農業(yè)轉型升級。
“開魯農牧業(yè)”APP為群眾發(fā)展農牧業(yè)提供技術支撐,“開魯黨建”APP則變基層“末梢”為治理“前哨”,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2022年,開魯縣依托全縣黨群服務中心體系和城鄉(xiāng)網格組織體系,開發(fā)縣鎮(zhèn)村三級黨群服務中心信息化平臺和網格員手持終端“開魯黨建”APP,縱向貫穿縣、鎮(zhèn)、村、網格4個社會治理層級,橫向連通67個縣直職能部門和10個鎮(zhèn)直機構單位,有機整合條塊資源,構建“雙向賦能、上下直通”的數字化治理體系,織牢民生“幸福網”。
在東風鎮(zhèn)黨委副書記、鎮(zhèn)長王勇的辦公室,掛著一面寫有“愛護百姓權益 構建和諧社會”的錦旗。這面錦旗背后的故事,還要從今年7月29日東風鎮(zhèn)官銀號村高國峰家3頭牛的意外死亡說起。當天下午,高國峰正打算喂牛,卻發(fā)現原本活蹦亂跳的牛不明原因死亡。情急之下,他趕緊向網格員尋求幫助。很快,情況反映到鎮(zhèn)里,在王勇和相關部門的協調、幫助下,短短幾天內,不僅查明了事故原因、消除了安全隱患,還讓高國峰及時拿到了20000余元的賠償款。
“我發(fā)現牛死了以后,心里非常著急,就趕緊把事兒報告到村里,村里及時上報,后來鎮(zhèn)里、縣里都來人了,積極幫我們排查事故原因、解決實際問題,也就四、五天的時間就全部解決完了,我也拿到了賠償,怎么也沒想到能這么快,當時就感覺心里的大石頭一下子就落地了?!? 高國峰激動地說。
網格吹哨、部門報到,百姓有需求、政府有回應。自黨群服務中心信息化平臺和“開魯黨建”APP上線以來,網格員利用手機隨時錄入民情、上傳信息,數據信息融通相關部門,形成了社情民意自下而上匯集、優(yōu)質服務自上而下落實的聯動格局,讓民生服務更加精準有效。
“我們第一時間組織相關人員趕到高國峰家了解情況,排查問題、隱患,并對事故現場進行安全防護。同時,組織鎮(zhèn)級黨群服務中心通過‘開魯黨建’APP上傳事件到縣級黨群服務中心,縣級有關部門及時響應,并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及時趕赴現場提供技術支持,排查事故原因。最終,群眾利益得到了保障,安全隱患被消除,群眾對我們的處理結果也是非常滿意?!闭f起事件處理的經過,王勇表示,“整個過程中,黨建APP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們不用再單獨花時間去聯系涉及的每個部門,真正實現了‘全網’聯動?!?/p>
乘“數”而上,加“數”前行。開魯縣積極探索“數智數治”治理模式,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加快建設數字社會、數字政府、數字經濟,以數字化轉型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推動農業(yè)生產經營管理現代化、農村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在線化和農民生活數字化,為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提供強大數字支持。(楊景欣 胡建華 畢樂陶 李沖宇 潘洪寶)
北疆新聞 | 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媒體平臺,內蒙古出版集團?內蒙古新華報業(yè)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